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海關統計,2018年8月我國進口棉紗線約20萬噸,與7月份基本持平,同比增加約25.97%,但與進口紗同比大幅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8月我國出口棉紗線僅3.24萬噸,環比減少約4.91%,同比減少約7.04%。棉紗進出口“一增一減”使很多國內棉紡織廠、貿易商、涉棉企業感到很困惑。
河南南陽、山東濱州兩家紗廠表示,7、8月份國內外中高品質包漂棉紗價格持平甚至“倒掛”,再加上人民幣匯率貶值刺激出口(8月1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946,人民幣匯率距離破7僅差寸步),棉紗線出口沒有理由較大幅度回落,只能說明棉紗線品質競爭力下滑、出口訂單景氣度不高以及特朗普政府對我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造成企業的心里陰影較大。
青島、寧波、廣州等地棉紗貿易企業、中間商認為,8月份棉紗線進口量達到20萬噸有些出乎預料,高于預期1.5-2萬噸,因為從調查來看,7、8月份是我國紡織服裝市場內外銷處于淡季,進口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棉紗報價雖然隨ICE棉花期貨的回落而不斷下調(印度紗FOB、CNF價格調整比較頻繁),但港口保稅現貨、即期出貨并不快,有些貿易商甚至覺得有些冷清,成交集中在C21、C26S、C32S包漂自絡紗(含針織、噴氣用)及OE21S、)E16S紗,但考慮到印度、印尼等棉紗線出口以“期貨紗”為主,保稅銷售、即期的占比并不很大,8月份抵港、交貨的棉紗合同簽訂期大多在5、6月份;而且棉紗抵港即被買方清關提走,入保稅庫的數量也很統計詳細,因此有些誤差不可避免。
另據印度海關統計,2018年8月印度出口裝運純棉紗9.75萬噸,較上月環比下降2.45%,其中向中國、巴基斯坦等流向呈現持平或略有下滑。國內部分織布廠、棉紗貿易商也認為,9月份我國棉紗的進口量將低于7、8月份,但保稅紗的庫存呈現小幅上升。山東、廣東等地的中間商反映,雖然9月中旬以來采取降價甩貨、去庫存、回籠資金一系列操作(6/7月份簽約的低價“期貨紗”抵港、交貨進度加快),賒欠、帳期及國內信用證支付等“多管齊下”,但進口紗成交、出庫起色并不很大(有些貿易商表示中高支紗銷售“差強人意”),布廠接受能力、意愿比較有限。業內初步預測,9月份我國棉紗進口量或17.5-18.5萬噸,較前兩個月明顯下滑。(胡言)
(責編:楊舫 電話:010-58931122-252)